品牌介紹
簡介
三井化學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化工企業集團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12年的三井礦山株式會社,1997年三井東壓株式會社與三井石油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合并成立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2003年10月,三井化學與住友化學兩大綜合化學公司宣布合并,成為 全球第五大的化學公司。兩家企業文化完全不同的公司結合在一起,帶給產業界相當大的沖擊。事實上日本經歷泡沫經濟的慘痛經驗之后,舊財閥的集團意識逐漸淡化,而由銀行所投資的系列企業,其企業間之約束力量亦逐漸瓦解,各化學企業拋棄過去保守而自閉的經營心態,積極尋求同業間各種形式的整合,從擴大生產規模來降低生產成本,從優勢加成來強化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三井化工加大了向中國等亞洲新興市場的開拓,到2010年,三井化學公司在中國投資將超過1400億日元(13億美元)。至2007年三井化學投資將達400億日元,后3年投資將超過1000億日元。
投資3億美元在張家港建設的60萬噸/年PTA裝置將于2007年建成。到2010年,將再投資6億美元,使該裝置能力翻番,到2012年擴增至180萬噸/年。三井化學也將在張家港建設聚酯裝置,初期能力為10萬噸/年。
三井化學在中國的投資還包括在上海漕涇與中石化組建合資企業,投資3億美元建設12萬噸/年雙酚A裝置。還可能與中石化組建合資企業,投資500億日元在2010年建成30萬噸/年苯酚裝置。
根據豐田汽車公司在中國建廠對塑料的需求,三井化學公司將在廣州或天津建設汽車零部件用PP混配物裝置。
經營狀況
三井化學公司各事業部主要產品情況如表2所示,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及生產廠分布:三井化學公司1997年10月1日成立時的資本金為1028.6億日元,有職工8046人(其中原三井石化3266人,原三井東壓化學4780人)。年銷售額7200多億日元。按品種構成基礎原料1000億日元,約占13.9%;基礎化學品1800億日元,約占25%:化學品1100億日元,占15.3%:功能化學品700億日元,占9.7%:精細化學品600億日元,占8.3%:其它500億日元,占6.9%:按國內外比重計,日本國內占81.8%,海外占18.2%。由于合并效應,三井化學的苯酚生產能力已達53萬噸/年,在日本居第一位,獨占日本國內市場份額的56%:占世界市場的10%,居第二位。
經營戰略
三井化學公司成立后制定的經營發展戰略是,充分發揮合并效應,以石油化工和基礎化學品事業、功能性材料事業為核心開拓業務,使之成為立足于世界市場的大型綜合性化工企業。從成立4個多月以來披露的情況看,三井化學成立后,一是打算在1年半內削減員工30~40%,從1997年末的8100人壓減至1999年末的6700人;二是在保留事業部體制的基礎上,調整機構和人員配置,強化事業部的產銷研的管理責任和經營效益責任,徹底推行工廠作為成本核心的機制,實行全面和真正意義上的合并,通過物流合理化,每年使公司減少20億日元的費用開支;三是以石油化工、基礎化學品業務和功能性材料業務為核心重點業務,進行強化發展。在基礎化學品方面,以居世界第二位的苯酚為核心事業在亞洲發展苯酚系列產品業務(包括苯酚、雙酚A,苯胺等),同時重點發展丙烯酞胺、環氧乙烷等業務。在合成樹脂方面,一是要推銷1998年春建成投產的茂金屬LLDPE(年產20萬噸),推進HDPE的海外生產;二是要進行移交給大洋氯乙烯公司的氯乙烯,移交給日本聚氯乙烯公司的聚苯乙烯,及余下的PS系樹脂(AS、ABS)和苯乙烯單體原料等業務的聯合。在化學制品方面,以聚氨酯業務為核心,在亞洲地區建立異氰酸酯和多元醇的銷售系統網點,同時開發國內需求大的正趨成熟的與工業樹脂及建材有關的化學品業務。功能性制品方面是三井化學最希望增長發展的部門,該公司將在發達國家發展超級工程塑料,并發展無紡布、瓦斯管、電子信息用材料CD-R等合成樹脂加工制品。在精細化學品方面,以聚烯烴催化劑及除草劑等為本,確保收益,并力爭實現年增效益10%。三井化學的幾個開發室三年內擬將轉入各事業部內,繼續從事新產品、新材料的開發。總的使三井化學公司十年后的總銷售額達到12000億日元的規模,步人世界500強之列。
[ 品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