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瀝青是以基質瀝青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劑,通過剪切、攪拌等方法使SBS均勻地分散于瀝青中,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專屬穩定劑,形成SBS共混材料,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對瀝青做改性處理。
一般來說,瀝青的SBS改性需要經過溶脹、剪切、發育三個過程。
對于SBS改性瀝青體系來說,溶脹與相容存在密切關系,溶脹大小直接影響了相容性的好壞,如果SBS在瀝青中無限溶脹,則體系變成完全相容。溶脹行為與改性瀝青生產、加工工藝和高溫貯存穩定性等有密切的關系。 隨著溫度升高,溶脹速度明顯加快,在高于SBS的PS玻璃化轉變的熔融加工溫度溶脹明顯。另外SBS的結構對溶脹行為有明顯影響:星型SBS的溶脹速度較線型的慢。相關計算表明,SBS溶脹成分的密度集中在0.97一1.01g/cm3之間,接近芳香分的密度。
剪切是整個改性過程中中關鍵的一步,往往剪切的效果會影響最終的結果。膠體磨是改性瀝青設備的核心,它處于高溫、高速運轉的環境下,膠體磨的外層為夾套結構,設有循環保溫系統,同時起減震和降低噪音的作用,膠體磨內部為帶有一定數量齒槽的環狀動盤和環狀定盤磨刀,間隙可以調整,物料粒度的均勻性和膠溶效果由齒槽的深度、寬度及磨刀的數量、形成結構的特定工作區域來決定。隨著動盤高速旋轉,改性劑受到強大的剪切和碰撞而不斷分散,將顆粒磨細,與瀝青形成混溶的穩定體系,達到均勻共混的目的。充分溶脹后,SBS與瀝青混合均勻,研磨顆粒越小,SBS在瀝青中的分散程度越高,改性瀝青的性能越好。一般為了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可以進行多次研磨。
改性瀝青的生產最后都要經過發育的過程,研磨后,瀝青進入成品罐或者發育罐,溫度控制在170-190℃,在攪拌器的作用下進行一定時間的發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加入某種改性瀝青穩定劑來提高改性瀝青的儲存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