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福州多家商場發現,部分服裝吊牌上的面料成分的確出現了一些新名稱,諸如“50%聚酰胺纖維”、“12%聚丙烯纖維”、“40%聚乙烯醇甲醛纖維”……相比人們熟悉的棉、毛、滌綸等面料成分,這些纖維名稱讓不少消費者感到陌生。
了解到,原來這是根據國家標準的要求,一些服裝企業在標注服裝面料成分時開始以纖維學名代替原來的俗稱和商品名稱,這一做法讓普通消費者甚至一些服裝業人士一時間反應不過來。“日常所見的服裝面料成分主要就是那么幾種,只是服裝企業在標注時換了一個名稱而已。”一位服裝業人士告訴記者,聚酯纖維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也不是什么新材質,它就是滌綸的學名,又稱特麗綸,也就是制造“的確良”的主要原材料。據介紹,聚酯纖維是人工合成纖維中一個重要的品種,具有結實耐用、彈性好、易洗快干等優點,被廣泛運用于各類服裝面料上。而服裝吊牌面料成分中的“新面孔”——聚酰胺纖維、聚丙烯纖維、聚乙烯醇甲醛纖維則分別是錦綸(又稱尼龍)、丙綸、維綸的學名。
據介紹,隨著服裝工藝和科技的進步,也有一些新纖維開始作為服裝面料成分。如上文林先生所購襯衫面料中的“萊賽爾”,全稱萊賽爾纖維,俗稱“天絲”,它兼具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優良性能,是一種新型綠色纖維,生產工藝簡單,既可節約石油資源,又符合環保要求,近年來逐漸被運用到服裝面料成分中。
面料成分標注混亂
記者走訪商場和服裝店時注意到,目前福州市場上服裝面料成分標注比較混亂,以纖維俗稱標注的仍占多數,但近年新國標實行后,越來越多服裝面料成分開始使用學名標注,一些國內生產的服裝甚至還用英文標注。記者走訪時看到一款廣東生產的運動服吊牌上就寫著“13%POY”,業內人士介紹稱,所謂的POY實際上就是滌綸中的一種高速紡絲。“這些纖維具有不同的性能屬性和特點,它們的保養和洗滌方法也不盡相同。”福州市服裝協會會長吳金土稱,正規的服裝都會標明詳細的護養和洗滌方法。然而昨日記者走訪多家干洗店時,不少干洗店工作人員稱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說學名標注面料成分的說法,而且表示看不懂這些纖維的學名。據榕城一些消委會人士反映,由于維護洗滌方法不當造成服裝變形、起球、褪色所引起的糾紛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部分常見纖維洗滌注意事項
纖維學名 俗稱 洗滌注意事項
聚丙烯腈纖維 腈綸(合成羊毛) 宜用中性洗滌劑,溫度不宜超過50℃,吊曬易變形
聚酯纖維 滌綸 易洗快干,普通洗滌均可
聚酰胺纖維 錦綸或尼龍 可水洗、拎涮,高溫易變形,忌烘干
聚丙烯纖維 丙綸 忌開水浸泡或干洗,以免發硬
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 維綸(合成棉花) 室溫洗滌,忌用熱開水以免膨脹變硬
聚氨基甲酸酯纖維 氨綸 適宜手洗,洗后晾干避免日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