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1996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加強國家級食品安全計劃指南》中,把食品安全定義為: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制作或食用時不會使消費者健康受到損害的一種擔保。在我國食品安全有兩方面含義,一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食物數量保障,二是食品中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它與“食品衛生”同義。中國在基本解決食物“量”的安全的同時,食物“質”的安全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尤其是中國作為WTO成員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增多,食品安全已成為影響農業和食品工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并在某種程度上約束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據WHO估計,進食不安全的食品導致億萬人發病,這一問題在不發達國家更加嚴重,如食源性腹瀉仍是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世界大約有220萬人為之喪生。在過去10年間,世界各大洲食源性疾病不斷上升,并均有嚴重食源性疾病爆發。食品生產及加工的新技術與新工藝帶來了新的危害,由此引起的食品貿易糾紛不斷。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的突出問題,是制約我國食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直接影響著我國的食品出口。加入WTO后,各成員國利用關稅手段保護本國市場與國內同行業的余地已非常小,便紛紛轉而采取技術性貿易壁壘行使貿易保護主義,貿易技術性壁壘大大增加。據報道,我國2003年受貿易技術壁壘影響的出口額達95億美元。
國際社會對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的關注與日俱增。WHO、聯合國糧農組織與農業組織(FAO)以及世界各國近年來均加強了食品安全工作,包括完善機構設置、調整政策法規、強化監督管理和科技投入。在FAO、WHO支持下,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WTO的重要文件——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和貿易技術壁壘協定(TBT)的主要內容之一,協定明確規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所制定的標準、準則和技術規范被認定為處理國際貿易糾紛的仲裁標準。現今的技術貿易壁壘是一個系統,涵蓋的內容龐雜,涉及的文件范圍廣泛,包括WTO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中規定的內容,也包括《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協議》、《服務貿易總協議》、《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議》等有關環境、農產品的措施與規定。許多世界貿易組織以外的其他國際公約、國際組織規定的影響國際貿易的技術性措施也都屬于這個體系。發達國家是絕大多數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發源地,他們依靠先進的經濟和科技優勢,不斷設置新的技術標準,提高農產品進口門檻。我國出口農產品包括經香港的轉口貿易在內,近75%銷往美、日、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肉類制品、茶葉、水產品等受影響最大,綠色、有機食品、有機農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
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問題。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體系的不完善和發展的不平衡、監測和預警體系剛起步、危險性分析原則還沒有真正作為決策和管理的基礎、先進食品安全關鍵控制技術的使用尚未形成規模,以及缺少對食品生產新工藝、新技術進行評價和控制的技術能力,成為當前發展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科技瓶頸。近年來,我國在食品安全關鍵技術上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如二惡英檢測監測技術獲得國際公認、人畜共患病檢測技術有所突破、食品工業用菌安全性評價技術在完善、建成了我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測和預警系統、建立了我國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絡、食源性疾病監控技術進展明顯、頒布了我國的HACCP應用實施指南。
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應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第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積極參加國際法典工作,結合我國實際提出修改意見以保護我國利益。第二,建立健全權責明確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明確食品衛生主管部門、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職責范圍,使食品安全監督工作步入法制管理階段。第三,整合現有檢驗檢測機構,建立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整合衛生部的全國衛生標準技術委員會、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的食品標準化委員會、進出境檢驗檢疫部門、農業部的農產品農業行業標準、食品行業相關主管部門等機構,避免多頭管理。第四,推廣先進的食品安全控制技術,加快建立安全可控性強的食品供應組織體系。倡導農產品生產的協調統一,保持病蟲害防治的徹底性和同步性,提倡科學用藥,從生產源頭上控制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問題。引進先進技術標準,增加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嚴格市場準入,規范經營行為。加強“白色通行證”——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綠色通行證”——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認證,實施“三綠”工程,搜集綠色信息、開發綠色產品、設計綠色包裝、制定綠色價格、建立綠色銷售渠道、開展綠色促銷。
構建食品安全體系,還必須加強食源性檢測技術研究。目前,我國在這方面還有不少空白或不完善之處。如在危險性評估方面,我國對于化學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評估和定量危險性評估還沒有應用。我國出口食品企業已應用了HACCP技術,但卻缺少覆蓋各行業的HACCP指導原則和評價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