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年代,勇敢走出去
面對熱火朝天的中國醫藥市場,國內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而中國醫藥在國際上卻正面臨盛世危機。中國醫藥不但沒有真正走出國門,反倒是國際洋品牌不斷在中國推銷他們的產品,倡導他們的品牌營銷模式。如果站在國際醫藥市場的高度來看,就連占中國十大著名醫藥品牌中的揚子江、太極、廣藥、三精、同仁堂等,也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在國際市場上去進行系統的品牌營銷,雖然中醫中藥在國際上許多國家受到追捧,但沒有去建立自己嚴格且純正的醫藥文化體系。所以說即使有增長,也只能是深度挖掘了國內市場的潛力。
在醫藥當前市場經濟狀況下, 中小醫藥企業紛紛想創品牌,那些嘗到品牌甜頭的大中型醫藥企業更不斷強化品牌優勢,這也使得中國醫藥品牌在國際市場未來競爭力令人期待。中國醫藥應該有勇氣瞄準國際最大的醫藥制造商和經營商地位,領袖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到國際醫藥競爭市場,將中國的醫藥品牌像推廣中國功夫、茶藝茶道和餐飲美食那樣去做,推廣到全球,實現并帶領中國醫藥走出國門,傳播中國優秀的醫藥文化。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中國醫藥文化的繁榮與復興。
中國醫藥企業國際化跨越天時、地利、人和一定程度逐步具備,證明中國的醫藥業在參與國際化的競爭中完全有出路的,而品牌及營銷渠道是關鍵所在。在國際市場完全敞開大門之前,中國醫藥企業更需要更新觀念,強化品牌營銷意識,夯實基礎工作,在借鑒品牌營銷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結合自身實際,提高品牌營銷創新,參與到國際化競爭當中的品牌新市場機遇當中。國內藥企如何修煉國際市場品牌營銷競爭力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打破醫藥品牌區域營銷限制
很多中國醫藥企業習慣于把競爭的焦點集中在國內,因此“地域藥”、“版塊藥”在國內市場做得風生水起,象東阿、正大、雷氏、哈藥等這樣的領導性品牌也是更多地把競爭的焦點鎖定在直接競爭者,而忽視了分噬著醫藥市場競爭版圖的國外醫藥品牌的存在。雖然不少醫藥企業嘗試側面為中國的醫藥行業開辟了一道藍海,迅速跟進的企業發現相同區域、相同醫藥終端、相同終端盤中盤模式,企業的競爭同步品質和品牌競爭力的“較量”演變為企業資金實力的比拼,狹隘的營銷競爭只能促使國內的醫藥企業最終兩敗俱傷。國內大中型醫藥企業應打破這種區域觀念、營銷界限的束縛,如果把目光定位于國內的競爭,中國的醫藥企業很難走出國際化的品牌。
在后危機時代醫藥環境下,中國醫藥企業從產品設計研發、質量改進、包裝策略和創新機制上,是不輸給國際一些知名品牌的,但必須要把握國際消費需求,分析潛在消費者的需求,通過人群細分和產品細分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參加國外的一些專業性展會,有效提升中國醫藥產品的整體品牌形象與實力(而不僅僅是中醫中藥的責任),從而在國際醫藥市場上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力。
2、領導品牌沖鋒提高“附加值”
目前國內醫藥企業主要還是把市場定位國內,這就勢必造成中國醫藥缺乏在國際上競爭的領導醫藥品牌。對于國內的醫藥企業來說,這幾年在渠道整合、終端模式創新,資本運營等都在不停的進行探索,但是,在國際化的步子上和國內其他行業相比有點缺乏膽識,而率先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化競爭是領導品牌的責任,并且這種競爭是建立在提高產品附加值基礎之上的。隨著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勞動力價格上升、生產成本提高、原材料供不應求等國際性發展問題成為中國醫藥企業需要跨過的門檻。但是,那些想“走出國門”的中國醫藥卻并不能真正扛起中國自主品牌的旗幟,如此境況,必然要求醫藥企業和一些優勢品牌拓寬發展思路,走出一條 “高附加值”品牌營銷之-全球品牌網-路。提高品牌附加值的過程,醫藥企業需要把握好三個方面: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和品牌監控。定位便于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容易識別,很多醫藥企業在提高品牌附加值時,思路清晰,能侃侃而談,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容易走彎路,所以提品牌高附加值時研發與營銷應該著重保證“一個鼻孔出氣”相生相促。
3、加速產品更新完善創新機制
國際化的競爭需要國際化的品牌,而國際化品牌的塑造需要國際化的土壤,因此,當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在“中國制造”時,對于中國的醫藥企業,迅速走出國門是與世界消費者再次握手的絕佳良機。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和快速多變的社會需求,幾乎使所有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而加快醫藥產品的改進與創新的周期和速度是中國醫藥企業抓住國際市場品牌競爭的新出路。由于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的消費者都有著對于醫藥不同的消費習慣,形成了對醫藥產品諸多的個性化的需求,而只有通過產品更新滿足這些差異需求,這就必須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因此,醫藥企業創新機制需要向兩頭延伸,即一端是技術研發,另一頭則是品牌營銷,也就是說想參與國際醫藥產品的市場競爭、品牌競爭,更新的產品要涵蓋所受益者,在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實現科技、信息、人才等各種資源的優化整合、配置和共享,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共同受益的合作伙伴關系。因此,在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國內醫藥企業資本整合(包括非行業間)是一個趨勢,借助國外的企業,通過OEM生產,通過資本擴張整合國外醫藥企業,從而實現對國外市場的整合是中國醫藥營銷闖拼國際化的一條新路。
4、政府推動企業大打“中國牌”;
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名牌戰略也是醫藥企業和產品有資金格和實力參與市場營銷競爭的關鍵環節。目前國內醫藥企業出口還是未上規模經營的自發行為,多是企業各自尋找特殊的渠道,顯然是一種廣種薄收的招商,現在國內醫藥在國際市場還沒有自己的舞臺。因此,在醫藥出口上,政府應該從出口特殊政策、非官方行為的行會組織等方面給予國內醫藥企業足夠的支持,鼓勵一部分有能力的企業走出去。當然,作為政府,可以通過國際城市間的合作、組織中外企業家論壇和國際資本合作等多種形式,推動和引導本國優秀醫藥品牌走向國際。中國醫藥不僅要成為中國名牌,甚至還要向世界名牌過度,當深深打上了中國烙印和中國元素后,醫藥品牌競爭優勢就明顯得多,也輕松許多。如果更多的中國醫藥企業和產品成為世界名牌其經濟實力和市場信譽自然就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而且還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征。政府所做的,就是引導中國的這些醫藥企業,善于打“中國牌”,只有把中國醫藥制造、中國醫藥創造的品牌建立起來,中國更多的醫藥企業才能源源不斷走出國門;醫藥領導品牌也就敢鐵肩擔道義,自覺探索走出國門之路,組成行會,幫助更多的醫藥企業共同展示“中國醫藥智慧”。
5、加強品牌管理豐富文化內涵;
中國的醫藥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本身就給國外消費者幾分神秘的文化色彩和向往,只是在劑型劑量、療效包裝等方面有些差異,但是只要善于引導,國際品牌市場會逐步放大,而且前景無限。但是,國內醫藥企業思維里習慣于競爭,而忽略了消費者潛意識里品牌的文化升級。如今,很多實力雄厚的民營醫藥企業紛紛瞄準國際高端品牌,雖然表現出來的氣勢恢宏,但同時也面臨消化不良、品牌理念不契合、難以對接等諸多問題。于是,許多醫藥企業正在走多元化道路,而中國醫藥企業的多元化戰略必須充分考慮風險系數,在認真地了解品牌內涵、分析品牌價值、做好品牌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豐富、延伸,發揮“祖傳效應”。
中國醫藥品牌是否有國際競爭能力,更重要在于品牌經營管理措施是否得當,品牌文化是否真正吸引人、打動人。因為品牌的背后是先進的技術、過硬的標準、可靠的質量、優良的服務、嚴格的管理最后上升品牌文化的引導與影響。這要求企業除了需要保持研發投入、暢通銷售渠道、加強品牌經營管理之外,花心思和氣力做好品牌無縫對接,深層次地挖掘獨特的品牌核心價值,注意把握企業的品牌管理與文化機制。使不斷走向成熟和中高端的中國醫藥品牌投入到國際市場競爭大潮當中,在國際一流醫藥品牌當中占據必不可少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