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瑞士日內瓦,彼得*斯考特爵士和一群科學家及環保人士聚在一起,籌劃成立一個以遏制地球自然環境惡化為使命的基金會。這就是日后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50年前,WWF成立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了救助大熊貓。那一年,科學家發現,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已知物種(超過1.8萬種動物)已經滅絕。他們急需尋找一個全球共識的標志,作為組織的會徽。
同年,英國倫敦動物園迎來了大熊貓“熙熙”。這只雌性大熊貓異常珍貴,是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1958年以三只長頸鹿、兩只犀牛以及河馬、斑馬與北京動物園換得的。在倫敦動物園借展期間,造成萬人空巷的場面。
彼得*斯考特在倫敦對著這只熊貓,隨手用鋼筆畫下了一張素描:黑白相間的毛色,憨態可掬的神情,特別俏皮可愛。但是,這只熊貓身體微微向右傾斜,有點走路困難的樣子,似乎走過一段“艱苦不堪”的歲月。
最終,熊貓成了WWF的會徽。彼得*斯考特和其他WWF 聯合創始人認為:盡管熊貓來自中國,但這個動物標志設計欣賞足以克服所有語言上的障礙。于是他們一致贊同將大熊貓的形象作為該組織的象征。
后來,這個會徽曾先后重新設計過4 次,但在形象上并沒有明顯區別。隨著WWF影響力擴大,這只微抬起頭、半帶疑惑望著人類的大熊貓形象,也一天天變得深入人心。
而在WWF之前,西方人對熊貓“保育”絲毫沒有概念。在先前西方探險家撰寫的有關“熊貓”的書籍中,它只是一種叢林獵物而已。
1961年以前,歐洲人了解熊貓的信息大多來自兩本著作,羅斯福兄弟所著的《追蹤大熊貓》和露絲*哈肯絲所著《淑女與熊貓》。前者在1929年4月13日,成為第一批射殺熊貓的西方人,后一本書則講述1936年,第一頭活著到達西方并引發轟動的熊貓故事。